宣恩两项创新成果入选省示范!
发布时间:2025-10-22 12:10
近日,省自然资源局、省林业局联合公布了湖北省自然资源领域盘活国家“三资产”典型事例(第一步)。 “推动旱山蝶变丰园”两项创新实践精彩入选,展现了宣安县在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的先锋态度,证明宣安县在国家管理“外资”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寻求的“宣安经验”得到了省层面的高度赞赏和推广。 首次尝试:通过联合供应打破僵局,释放资源密集型效率 2024年,宣恩被确定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给试点地区。面临“所有权重叠、利润多元化”问题宣安县打破传统资源供给模式,积极考虑多类别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给模式。以“浪漫温泉城”项目为试点,创新推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农田经营权+水上旅游项目经营权+地热资源开采权”的“四权融合”模式。 2024年8月16日,全省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给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宣安市召开,14个组合供给试点地(市、区)参加会议。 在创新机制方面,宣安县制定了专项规划,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实行“规划、审批、监管”三同步。推出“四国联审、单一窗口审批”机制,整合分散审批事项呃。投标人可以通过“一次申请、一窗口流程、一次报价”获得多项开发权。审批流程减少60%,实现“即时搭建”,大幅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4月3日,宣安县“浪漫温泉城”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组合包拍卖,这是全省自然资源组合供给“四力融合”首例。 在资源整合方面,宣安县通过政府统筹,将分散的自然资源要素整合成一个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的资产包,建立了“一图规划、一账资源、一账发展”的制度,是游戏的成果之一。该资产包最终成功拍卖16020万元,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预期收入。创新性地将1164.68万元生态补偿费纳入总价,彰显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中国置业》2025年第七期《宣安资源资产组合供给之路》自然发表。 此次改革的成功实施得到了多方的高度评价。实践成果由省商务局表彰,发表在自然资源领域权威杂志《中国大陆2025》第七期上,并在中国自然资源报、湖北日报等各大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一路走来:开展国家和地方试点,拓展改革发展新维度 创新永不止步,服务永无止境。基于联供试点取得骄人成绩,宣安县计划加快改革步伐,到2025年成功启动三个新项目的重要试点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及配置要素综合分析试点的通知》,确定宣安县为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地区,探索干旱山地、荒地、浅水区创新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指导小组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确定为国家部委重大改革课题,将水网、能源管网“八联办”确定为省级改革课题。多项试点政策的重叠提供了为宣恩在更广泛、更深层次上推动资源盘活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兴隆大道莫达大厦片区混合开发前现状照片。 兴隆大道莫达大厦片区实施混合开发描绘。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宣安县在兴隆街时尚大厦片区创新实施了“地面距离+地面交通+地下联通”的三层空间综合体开发。软地上建设文化旅游商业街,保障交通和地铁,连接中心景区,形成沉浸式文化长廊。该模式使空间利用率提高300%,通过权属清晰、简化,为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预期。经批准。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 焦远市良丰村200亩干旱山丘,像葡萄园一样被淹没(开发前)。 胶源市良丰村200亩荒山开发为葡萄园(开发后)。 在旱山荒地开发利用方面,通过“资金投入+土地经营权出让”模式,引入市场主体统一运营,将焦远市良丰村200亩闲置旱山改造成现代化葡萄园。自然资源部门将提供全程政策引导和服务,形成“国企+社区+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该项目不仅改善了80%以上的土地利用,还增加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村组每年分红达到150,000元,实现“海藻山”向“财富公园”的转变,为类似地区提供可重复的体验。 继往开来:巩固改革成果,谱写发展新篇章 宣安县自然资源规划局通过“联动供给、立体开发、荒地再生”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改革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自然资源资产,彰显了其生态价值,而且通过实践探索,营造了少环节、高效率、低成本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优质市场主体,激发了市场活力。 改革成果的取得,源于宣安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创新。从“浪漫温泉城”项目的资源联合供给,到城市地下立体化发展空间和荒山荒地的创新利用,每一步改革都体现了宣县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 下一步,宣安县将紧紧抓住多项试点政策机遇,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功,进一步加快建设以生态山水为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县。美丽。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